

藝人
新寶島康樂隊
115粉絲已收藏
歌手介紹
●新台灣歌 大約在八零年代末葉到九零年代中之間的這段期間,隨著政治上的解嚴、開放黨禁與報禁,經濟上也快速起飛擴張膨脹,台灣在各方面的發展幾乎都到達一個快速演變、成長茁壯的頂峰,一批新銳導演紛紛拍出讓全球都耳目一新的傑作,而有了「台灣新電影」的新浪潮,以更強調台灣反映著當時台灣的社會現狀,而在流行音樂領域裡也開始出現了不再以受日本傳統演歌、翻唱日本歌影響、而充滿更多台灣本土在地意識及主體性的「新台灣歌」, 台語不再是被壓抑的禁忌語言,反而也能跟「夢醒時分」「吻別」這類國語歌享有同樣流行的地位。包括羅大佑、陳昇等在國語樂壇已經耕耘有成的音樂教父級創作者,都在此時陸續發表過以閩南語演繹的優秀個人作品。而由陳昇、黃連煜組成的【新寶島康樂隊】在 1992 年初次發聲,將北京語、閩南語、客家話各種方言跟流行 / 民謠 / 搖滾 / 電子 / 舞曲等更摩登的編曲形式糅合在一起,不但可謂渾然天成的時代產物,也恰恰為這一波「新台灣歌」的運動帶來了一個高潮。 ●新客家歌 新寶島康樂隊首張專輯中的「多情兄」裡那段「記得舊年的熱天,妳講永久心不變,沒想到妳也真絕情,真情分海風吹散淨」,便可能是「天空啊,落水唷」「細妹安靚」以外,第一首讓全台灣不分河洛福佬、客家、外省移民暨後代的血統及語言藩籬,能夠站上流行排行榜、大家也都最耳熟能詳也都能唱上幾句的「新客家歌」。 到了 1994 年,新寶島康樂隊在第二張專輯又帶來一首膾炙人口的「台北附近」,輕快的曲調很容易讓第一次聽到便琅琅上口,歌詞中的『帶捱去帶捱去看佢,Somewhere nearby Taipei』的「Taipei」可以被昇哥、阿煜臨時隨機替換成任何地點,更是新寶島上山下海到處開演唱會時跟觀眾打成一片、炒熱現場氣氛的絕讚客家流行歌。 ●時代脈動 第二張專輯時的『卡那崗』便已經加入了鄒族的收穫歌吟唱元素,到了第三張專輯,新寶島康樂隊又在「歡聚歌」裡唱著原住民語言的『NA I YA LU WAN NA, I YA NA YA O HAY NA I YA LU WAN NA, I YA NA YA O』,在台灣政局因各黨炒作省籍情節族群對立以吸引選票的紛亂大環境裡,新寶島唱出了『不管伊是芋仔蕃薯 在地還是客人 今晚咱要跳舞 唸歌不分你和我』『到陣來念歌哦 歌聲真迷人 今晚咱是有緣到陣的一傢夥人』『咱攏嘜擱爭 NA I YA NA YA O HAY 和你來作伴 NA I YA NA YA O 咱攏嘜擱爭 NA I YA NA YA O HAY 和阮來做作伴 這是咱的故鄉』,用「歡聚」暗喻台灣形狀「蕃薯」諧音,把這首歌獻給了同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形成命運共同體的所有同胞們。 早在民進黨施明德前主席提出「大和解咖啡」主張之前,新寶島康樂隊便已經高唱起族群融合的調調。新寶島康樂隊非但不只是在台語歌也登上主流之後才搶搭流行列車的商業化產物,更是確實將對這片土地的人文歷史關懷跟時代脈動與人民生活緊緊結合在一起的音樂創作者。 在新寶島康樂隊的首張專輯裡,藉由「一佰萬」「船長要抓狂」「水泥山」「壞子」等歌曲,新寶島勾勒出彼時台灣在面臨經濟奇蹟、快速起飛膨脹又泡沫化的時局下,某些自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代價,還有像你我一般的小人物為了追求所謂的「成功」也許可能鋌而走險、誤入歧途的邊緣社會現象,還有對這種普世價值觀所作的一些反省與思考。 在第二張專輯裡,新寶島延續著同樣的主題,一面回顧著早期先人開墾的血汗歷史,也更回歸到與這塊土地的親近呼籲;進入第三、第四五張專輯,族群的融合與和平相處、歡喜逗陣的訴求更是明顯而強烈,同時卻也還是不改音樂頑童的本色,一邊歌頌著自然大地、海洋母親的美好,一邊鼓勵大家都用歡愉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所有生活上的種種壓力。 此外,2005 年底和 2006 年春天兩場「台客搖滾」大型演唱會在各方面都獲得不錯的成績,陳昇和新寶島康樂隊在這兩場盛會裡都沒有缺席,壓軸將演唱會帶進最後的重頭戲,「台客搖滾天王」的地位早已被默認,然而早在學術界討論著所謂「新台客論述」是否將「台客」這個舊時代裡具有負面意義的詞彙作了重新的詮釋和一百八十度全面翻轉之前,陳昇和新寶島康樂隊雖不曾真的以「台客天王」自居,在熱門詞彙被當作族群議題炒作的前後,都是「吾道一以貫之」,跟自然的親近、跟生活的親近、跟音樂的親近,從來沒有見風轉舵、西瓜偎大邊的立場驟變。 貼近生活的音樂創作者,自然而然就能抓到時代的脈動和轉變,不需要去刻意操作什麼熱門議題或強烈呼籲什麼樣的主張、急急忙忙表明自己是什麼立場或氣急敗壞地撇清自己不是什麼,只要聽者用心來體會,便能感同身受到新寶島康樂隊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多元價值並列宗旨、樂觀生活態度和對這片土地的終極人文關懷。 ●希望樂觀 必須特別強調的是,新寶島康樂隊的「新台灣歌」「新客家歌」「新原住民音樂」,跟傳統台灣歌、傳統客家歌、傳統原住民音樂最明顯的不同,就是新寶島雖然也描寫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故事,但從來不強調、玩弄其中「悲情」的元素當作賣點。 如果說西方是無聊的天堂,那麼台灣便像是快樂的地獄,有太多亂七八糟的事情發生在我們周遭身邊,但新寶島康樂隊並不喜歡像傳統歌謠那樣專寫苦情無處發洩自怨自艾的一面,寧可用寫實的角度去描述這些現象,雖不避談這些現象可能帶來的哀愁情緒,但更強調用「希望」「樂觀」的人生態度來面對人生。 即使在台上總能獲得熱烈的掌聲,出身於彰化、屏東的陳昇和阿 Von 並不因而自我膨脹,還是期許自己永遠能用「小人物」的觀點看這個世界,用最貼近生活的角度來跟聽者交心搏感情。在新寶島台上無論演唱、肢體動作和插科打諢都帶給觀眾笑聲的綜藝、歡樂外表之下,正是用這種健康的心態在支撐起新寶島康樂隊可以一路走下去、「帥到臉發痛,唱到你投降」的核心精神。 近年來全球吹起一股「綠色意識」風潮,講求回歸自然、永續經營的理念,也出現「樂活族(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人生哲學,而新寶島康樂隊便是台灣歌壇用音樂呼應這種快樂過生活理念的響應者。 ●眾星雲集 新寶島康樂隊在第四張專輯時加入了來自排灣族的生力軍「阿 Von」,但是到了第五張專輯時阿煜因不同的生涯規劃選擇離開(我們到現在還可以在有線電視頻道上看到阿煜主持的【台灣全記錄】節目,用另一種形式追求他對這片土地的尋根之旅),到了第六發仍是阿昇和阿 Von 兩人加上昇哥個人專屬樂隊「恨情歌」為主的編制。 除了從兩人變成三人再回到兩人的改組之外,這十四年來(~2006),新寶島康樂隊發表的六張專輯合作對象洋洋灑灑可謂眾星雲集,包括劉佳慧、劉若英、伍佰 & China Blue、柯受良、蕭言中、張艾嘉、任賢齊、亂彈樂團,都先後在新寶島康樂隊歷張專輯裡獻聲。
顯示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