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新聞 |2022-07-20

張信哲愛東方調 親任製作人 打開「東方情歌宇宙」

「情歌王子」張信哲 (Jeff) 好歌一首接一首,繼經典電玩「倩女幽魂 手遊」六週年紀念曲「牽繫」之後,今 (19 日) 又推出改編自中國四大古典戲劇之一【牡丹亭】的同名歌曲「牡丹亭」,張信哲求學時期就已拜讀鉅作【牡丹亭】,他猶記當時的感動,因此動了將其改編成歌的念頭,他親自擔任製作人,並請到名作詞人何啟弘和新世代電子音樂創作人太一譜曲,張信哲說:「此首歌的編曲,沒有把任何戲曲的曲調放進去,但在曲式的設計上,選錄了很多唱腔在裡頭,當成這首音樂的鋪陳,在編曲上面,更製造了很多心思。」此外,在原創視覺上,更破天荒邀請到 70 後當代藝術家孫堯,張信哲選用了作品「無法抗拒的愛」為主創思想。從單曲封面到視覺影像,全然跳脫華語流行樂的慣性思維,濃烈的畫風賦予新歌「牡丹亭」獨一無二的視覺空間,令人激賞不已!張信哲「牡丹亭」音樂錄影帶 (https://youtu.be/Dguh7nxi_Cg) 已在潮水音樂 YouTube 官方頻道首播!

【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時代經典藝術作品,其創作的傳奇劇本,是為崑曲代表作,中國四大古典戲劇之一。通過夢幻死生的浪漫主義情節,描述名門閨秀杜麗娘與書生柳夢梅一段跨越生死的纏綿戀情。熱愛藝術的張信哲,在中學時就已拜讀距今 600 年前的崑曲名作【牡丹亭】,他回憶當時雖處在文言文和白話體之間的艱澀轉換,但對於該劇作裡提到的自我覺醒、對愛情及自由的追求,深深感動不已!而這些年間,他也觀賞了一代名角梅蘭芳拍攝的電影版【牡丹亭】,以及文學大師白先勇的【牡丹亭】青年版,每回接觸都有不同的新的體會。

也因此張信哲動念想把華文經典名著改編成歌曲,他特別選出【牡丹亭】「遊園」中的「皂羅袍」進行發想,但他表示,自己的改編方式並不拘泥於把古調直接改編為新曲,而是藉由與新生代的音樂人和藝術家共同創作,用當代藝術的形式與歷史名作相撞擊,「當然我會堅守原著的基本精神,但是想藉由現代藝術和我的歌聲,讓它重新發光!」

於是親身擔任「牡丹亭」製作人的張信哲,請到在陸綜【我們的歌】中搭擋、而相當激賞的新生代電子音樂創作人太一合作,當時兩人在節目中改編了「太想愛你」、「用情」、「白月光」和陳淑樺「滾滾紅塵」等,每次翻玩都讓粉絲驚喜不已!張信哲讚太一在特立獨行與桀驁不馴的音樂風格外,卻又能感受到温暖和親切的一面,「是一個複雜、精彩的多面體!」張信哲全新打造的「牡丹亭」,在看似古典的作品裡,撞擊出不凡的化學效應,但卻又是極為動聽的東方調,此外,上一首由【聊齋誌異】改編成電影和手遊《倩女幽魂》新單曲「牽繫」,也充滿了濃濃東方味,身為兩首東方調歌曲製作人的張信哲,隱約形成「東方情歌宇宙」,讓人相當期待!

而在整體視覺創意上,邀請到新銳藝術家孫堯「無法抗拒的愛」畫作,這幅畫是收錄於孫堯「永恆之島」展覽中的其中一幅畫作。「無法抗拒的愛」的創作靈感,是「對於愛著的人來說,宇宙是要被克服的。」描述兩顆相愛著的巨大彗星被撕裂,沿途的星系閃耀著默默祝福,目睹著它們加速沖向對方,在彼此撞擊的一刻燃燒殆盡,孫堯的創作理念,儘管和湯顯祖的【牡丹亭】時空相距 600 年,但兩者之間卻有著共感的一個理想,於是,從東方的詩詞、新創的樂曲到當代藝術的影像裡,張信哲「牡丹亭」全然跳脫華語流行樂的慣性思維,並激發出無數次感動人心的時刻,讓東方文化的底蘊,溫婉卻積聚成奔湧的傾訴。

當情歌王子張信哲娓娓道來「牡丹亭」這部愛情鉅作的傳世浪漫,連結著從每個聽見的音符到感受的每個畫面,借鏡它的情感之美的孕育與創造,跳脫形式框限,以當代的藝術打造,傳遞著,玩轉著與距今 600 多年前的情感連動!此外,張信哲近期在忙碌的行程中,他仍不忘鍛鍊自己,透過「快走」運動來維持心肺功能的強度,他更進一步表示,「快走」不只是運動,也是他觀察一座城市最棒的方式,「之前常常在不同城市間飛行,收工後就趕往下一個城市,所以常無法真正認識一座城市。」他也表示:「近期則常用快走的方式,一邊運動、一邊觀察城市中形形色色的日常,感到相當充實!」一身輕便的他常穿梭在街頭,粉絲若有緣很可能與情歌王子相見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