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新聞 |2022-06-16
金曲製作人吳金黛為小琉球海龜譜曲 推出MV

甫入圍今年第 33 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的吳金黛,與生態攝影師黃一峯、李維娜合作,於 6 月 16 日「世界海龜日」推出「洋流裡的飛翔」MV。全片用 iPhone 拍攝紀錄小琉球海域的海龜,不只是想記錄初見海龜的感動,也希望可以透過影像,提醒人們對海域生態保護的重視。
以『森林狂想曲』聞名的製作人吳金黛分享,2017 年時應著生態攝影師黃一峯、李維娜的邀請,她初次於小琉球海域與海龜相見。很怕水的她笑稱自己是「腳踏實地的人」,但海龜在海流中輕巧游泳、覓食的美麗畫面,讓她一時忘了恐懼。旅程結束後,吳金黛興起用音樂歌詠海龜的念頭,找來獨立室內樂團 Cicada 合作「洋流裡的飛翔」一曲,作品以四重奏為基調,透過打擊樂形塑出陣陣浪花,全曲彷彿重現小琉球湛藍海域中,海龜的優雅與恣意。
「洋流裡的飛翔」MV 於 6 月 16 日「世界海龜日」推出,MV 中可見海龜們隨著海水翱翔、探頭換氣、進食等近距離特寫,段落間更穿插吳金黛聲音採集及浮潛的工作紀實,不僅展現海洋豐富的生命脈動,更為人與海洋的關係下了美妙的註解。特別的是,全片畫面皆由 iPhone 拍攝,素材橫跨 2019 至 2022 年,總計超過 50 次的水下攝影。生態攝影師黃一峯與李維娜談到,最初僅是想隨手為周遭景象留影,手機取得最為便利且操作簡單,加裝防水殼便可下水,因次不知不覺便在手機內留下眾多精彩畫面。黃一峯說:「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為海洋生態留下記錄。」捨去專業級的水下攝影器材,兩位攝影師希望「回歸初心」,透過最平易近人的視角,記錄下海洋裡的變化與美好。
這次 MV 特別與公民社團「海龜點點名」合作,由他們協助從影像中的 25 隻海龜裡辨認出 15 隻有紀錄的海龜。「海龜點點名」近年在網路上推行海龜的「臉部辨識」運動,透過社團中群眾上傳分享的海龜臉部鱗片照片,便可經由公民科學家系統為海龜編號建檔,讓臺灣沿海的海龜資料庫更臻完整。黃一峯說「幫海龜取名,是把牠們當作重要家人」,目前小琉球海域已取名或編號建檔的海龜有 580 隻左右。吳金黛也因為親見海龜在湛藍海域裡飛翔的倩影,特別將其中一隻海龜命名為「藍藍飛」。
「世界海龜日」受到許多海洋保育團體的重視,除了呼籲大眾減少使用塑膠製品、不隨意丟棄垃圾、不破壞動物棲息地等,也希望能持續提醒人們對海龜保育的關注。「如果親眼看過牠們的美麗,你就會忍不住想起身為牠們做點什麼。」某次拍攝因幾日前的大雨,讓海面漂浮著許多的海洋垃圾,吳金黛和黃一峯、李維娜也希望可以透過音樂與影像的結合,邀請大家一起關心並盡己力維護你我生活的生態環境。
關於吳金黛
台灣大自然音樂及聲響採集代表人物,兩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以專輯『萬籟的絮語』入圍第 33 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就讀美國楊百翰大學音樂系,專攻錄音技術。1999 年推出的『森林狂想曲』巧妙融合台灣物種聲響與當代演奏音樂,為台灣的自然音樂領域開啟先河。曾製作『森林狂想曲』、『我的海洋』、『最近的天堂』……等一系列大自然系列專輯,擅於將自然與環境中的聲響,轉變為音樂創作的素材與動機,引領台灣大自然音樂的熱潮。除了自然演奏音樂外,亦擅長跨界音樂製作,並跨足流行音樂,不斷突破樂種間的藩籬。參與製作專輯曾獲 12 座金曲獎、2 度獲得葛萊美提名。
關於黃一峯 Huang Yi Feng
台灣金鼎獎最佳美術編輯,最佳圖書雙料得主。2020 年作品《怪咖動物偵探》榮獲金鼎獎最佳圖書,創下個人四度獲頒金鼎獎之紀錄。
成長於繁華的都市,卻擁有一雙善於發現自然野趣的眼睛。集寫作、繪畫、攝影、藝術設計、空間視覺設計等多重創作人身分於一身,專注於將自然素材做為創作元素,以美學觀點將枯燥的科學記錄方法轉化成活潑的自然創作。
自 2013 年創立自然野趣 Nature Fun 自然教育機構,用生動有趣的課程引領更多人走向自然、保護自然。2021 年開始參與紀錄片的拍攝工作,在多部生態影片中擔任導演及視覺設計。
現為自然野趣 NATURE FUN 生態教育工作室創辦人兼課程總監、野性中國講師、紅樹林保育聯盟 (CMCN) 顧問。著有:《自然野趣 DIY》、《婆羅洲雨林也瘋狂》、《自然觀察達人養成術》、《自然怪咖生活週記》、《鳥類不簡單》、《怪咖動物偵探》等。
關於李維娜 Weina Li
影像工作者,鯨豚繪師,現為自然野趣生態教育工作室活動總監。
因為潛水接觸海洋生物,進而開始觀察、萌生熱愛,尤其是鯨豚,曾赴北海道、模里西斯、斯里蘭卡等地追尋鯨豚身影。近年參與中華鯨豚協會志工訓練、鯨豚調查員培訓和鯨豚擱淺救援。2021 年擔任 CCTV-9 紀錄片【自然的力量 2】海龜篇章之水下攝影師。同時亦為生態旅遊規劃師,曾設計規劃台灣、斯里蘭卡、非洲、日本、婆羅洲等多個生態旅遊以及自然教育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