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作者: 波堤獅頭|2016-06-22
20年前的西洋樂壇… 你最懷念的1996

還記得那年人人都在跳的〈瑪卡蓮娜〉嗎?人手一張的辣妹合唱團首張專輯你還留著嗎?那一年席琳狄翁成為全球首席天后,男孩團體也全面崛起。這是20年前的西洋樂壇,帶您回顧令人懷念的1996。
辣妹合唱團:披頭四之後最驚人的流行現象
沒聽過辣妹合唱團,別說你經歷過1996!由媚兒碧(Mel B,猛辣妹)、維多利亞(Victoria,高貴辣妹)、艾瑪(Emma Bunton,寶貝辣妹)、媚兒喜(Melanie C,運動辣妹)和潔芮(Geri Halliwell,嗆辣妹)這五位來自英國的年輕女孩所組成的辣妹合唱團,當初其實是為了與接招(Take That)等男孩團體在市場上抗衡下的產物,最終這五位辣妹成功打敗所有男孩,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流行團體。
辣妹合唱團的第一首單曲〈Wannabe〉登上了全球37國冠軍,首張專輯《Spice》則賣破3100萬張,都是女子團體有史以來的紀錄。她們絕對是史上在商業上最成功的女子團體,沒有之一!
有人說大家能夠辨識辣妹合唱團五位團員的程度,就像60年代每個人都能叫出披頭四每位成員的名字一樣,這是繼披頭四之後最驚人的全球流行現象。且辣妹合唱團的專輯概念與形象都展現了強烈的女性自主意識,因而帶動了90年代女孩力量(Girl Power)運動的興起。
辣妹合唱團在當年所帶動的流行文化現象、商業成就都無人能及,可說是1996年的最佳代言人!
▲就是這首〈Wannabe〉造就了當年的辣妹瘋
男孩團體步入黃金時代
雖說辣妹合唱團最初是為了與接招抗衡而成軍,但當她們出道之時,接招卻正好解散了。接招是英國史上最受歡迎的男孩團體,當他們在1996年宣布拆夥時,不知傷了多少粉絲的心,這甚至使得英國政府竟然必須設立專線來安撫這群心碎的歌迷,形成特殊的現象。
有「愛爾蘭接招」之稱的男孩特區 (Boyzone),隨即成了接招的接班者,他們和接招那年都不約而同地翻唱了比吉斯合唱團 (Bee Gees)的經典作品,前者翻唱的〈Words〉成了他們的首支英國冠軍單曲,後者重新詮釋的〈How Deep Is Your Love〉則為解散前的最後No.1。
來自美國,後來成為史上最暢銷男孩團體的新好男孩 (Backstreet Boys)則在這年開始嶄露頭角。他們的首張同名專輯《Backstreet Boys》橫掃了歐洲排行榜,且在亞洲也相當受歡迎,當年這張專輯在台灣可是連霸10週IFPI國際專輯榜冠軍,相信經歷過那年代的粉絲家裡都有收藏這張大碟。
雖然接招在這年解散,但有了男孩特區及新好男孩這兩支不輸接招的男孩團體同時接棒,正好象徵了男孩團體正式步入了黃金年代。
全球首席天后:席琳狄翁
當年其實還有張比《Backstreet Boys》更猛的超級天碟,在台灣連霸了15週國際專輯榜冠軍,它是席琳狄翁 (Celine Dion)的《Falling into You》。這張專輯收錄了冠軍神曲製造機黛安華倫 (Diane Warren)所譜寫的電影《因為你愛過我》主題曲〈Because You Loved Me〉,在這支單曲的推波助瀾下,專輯在全球賣了3200萬張,並拿下葛萊美年度最佳專輯獎。席琳狄翁憑著這張專輯聲勢如日中天,成了當年全球的首席天后。
那年除了席琳狄翁的〈Because You Loved Me〉外,還有首同樣出自黛安華倫之手的超級情歌〈Un-Break My Heart〉。現在大家都知道這首當年稱霸全美11週冠軍的單曲是由另一位天后唐妮布蕾斯頓 (Toni Braxton)所詮釋,有趣的是「Un-Break My Heart」原本是要給席琳狄翁唱的,而〈Because You Loved Me〉則交給唐妮布蕾斯頓。後來兩人交換曲子,雙雙詮釋出膾炙人口的經典,只是據說唐妮布蕾斯頓起初並不喜歡〈Un-Break My Heart〉,但最終卻成了她生涯的招牌經典。
▲〈Because You Loved Me〉讓席琳狄翁成了當年的首席天后
因麥可喬丹和李奧納多一炮而紅的金曲
1996年的少男和少女最愛的外國偶像是誰呢?想必很多少男的答案會是籃球之神麥可喬丹,少女的答案則是好萊塢金童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這兩位看起來不太相干的巨星,當年分別主演了電影《怪物奇兵》和《羅密歐與茱麗葉》,這兩部電影不但在全球賣座,且主題曲更是大受歡迎。由R&B天王勞凱利 (R. Kelly)演唱的《怪物奇兵》主題曲〈I Believe I Can Fly〉,完美地詮釋出「飛人」喬丹的特質,成為勞凱利生涯最成功的作品。至於由羊毛衫合唱團 (The Cardigans)所唱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主題曲〈Lovefool〉,更是因為電影一炮而紅,這也讓羊毛衫這支來自瑞典的樂團首次嚐到全球走紅的滋味。〈I Believe I Can Fly〉和〈Lovefool〉至今仍被傳唱,可說是1996年最不能被遺忘的電影主題曲。
▲《怪物奇兵》的開頭就放了〈I Believe I Can Fly〉
地球人的共通語言:瑪卡蓮娜
那年沒聽過、沒唱過、沒跳過〈Macarena〉,你可能就會被懷疑不是地球人 (《ID4星際終結者》也是在那年上映)。由來自西班牙的河流二重唱 (Los del Río)所演唱的〈Macarena〉,其實早在1993年就發行了西班牙語版本,並已在西語系國家廣受歡迎。1996年由Bayside Boys重新混音的英語版本,使〈Macarena〉隨即成為全球流行的熱門舞曲。它在全球賣出了1100萬張,在美國連霸11週冠軍,並在榜上停留60週,打破了當時的排行榜紀錄。輕快的節奏、簡單的舞步、洗腦的旋律讓〈Macarena〉成為當年地球人的共通語言,這在台灣也成了全民運動,學校、街頭、球場及任何公共場合都看得到一群人集體跳這首歌,如今〈Macarena〉也成了全民回憶。
▲當年的〈Macarena〉就像幾年前PSY的〈Gangnam Style〉一樣,是全球最風靡的舞曲
電子新時代來臨:Big Beat
1996年,Big Beat成為電音市場的新主流。這個名詞源自英國一家名為The Big Beat Boutique的夜店,裡頭的DJ常採用以下手法播放音樂:運用大量且重的碎拍、取樣復古素材、並結合acid house的活力與流行的元素。這種口味較重的電子舞曲很對樂迷的胃口,最終在1996年孕育出超凡 (The Prodigy)和化學兄弟 (The Chemical Brothers)這兩大Big Beat天團。超凡和化學兄弟在這年分別以〈Firestarter〉和〈Setting Sun〉摘下生涯首支英國冠軍單曲,替電子樂開創出輝煌的新局面。
▲殺氣騰騰的〈Firestarter〉開啟了Big Beat的輝煌年代
後現代的極致:魅影DJ和貝克的拼貼藝術
嘻哈音樂強調取樣,Big Beat也運用不少取樣手法,但你能想像有人能將整張專輯都用取樣拼貼出來,且聽起來卻是完美的原創經典嗎?來自英國的魅影DJ (DJ Shadow)做到了,他的《Endtroducing.....》專輯就是這樣做出來的,後來還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史上首張完全使用取樣素材完成的專輯」。美國另類搖滾鬼才貝克 (Beck)的拼貼概念則非全然來自取樣,而是拼貼所有曲風。他的《Odelay》專輯將你想得到的曲風全部拼貼在一塊,完全無法定義它是哪種類型。
魅影DJ的《Endtroducing.....》和貝克的《Odelay》被公認是1996年最受好評的兩張專輯,他們的拼貼藝術展現的正是後現代主義的精神,也是後現代主義運用在音樂上的極致。
▲Beck的拼貼藝術,就像《Odelay》的封面一樣後現代
【撰文:波堤獅頭】


20年了還在聽►1996西洋經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