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輯
100 Best Relaxing Classics
專輯介紹
這六張唱片收錄了古典音樂史上,一百首最能讓人放鬆身心的音樂,曲目從巴洛克時期的阿比諾尼、巴哈一直到二十世紀的蕭士塔高維奇、披頭四、著名的電影配樂;演出者則是世界一流的藝術家,如:馬利納、曼紐因、瑪麗蓮‧荷恩、沙瓦爾、伊斯賓、朗帕爾、慕提、薩賓‧梅耶、巴比羅里、馬克拉斯、杜普蕾、楊頌斯、拉圖、奧格東⋯⋯ 專輯以巴洛克時期最受歡迎的巴哈《善牧羊群》、帕海貝爾《卡農》、阿比諾尼《慢板》、巴哈《G弦曲》開始,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冬〉的第二樂章、韓德爾《懷念的樹蔭》等,都是旋律耳熟能詳,讓人身心安寧的作品。 第二張唱片是莫札特與貝多芬的作品接下來則是因為在經典電影中出現而廣為人知的古典佳作,像是莫札特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貝里尼《聖潔的女神》、巴哈《郭德堡變奏曲》主題、莫札特單簧管協奏曲慢板樂章、馬勒第五號交響曲小慢板、巴伯《弦樂慢板》、泰瑞加《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或是因為深受喜愛而從電影院走進音樂廳的《辛德勒名單》主題、莫利克奈為電影《教會》創作的〈加百利的雙簧管〉、詹姆斯‧霍納為電影《鐵達尼號》譜寫的〈愛無止盡〉。 浪漫時期的作品之後是鋼琴獨奏曲或協奏曲,最後則是二十世紀以後卡爾‧詹金斯、奧夫、洛伊韋伯、佛漢威廉斯到傑‧翁格與莫莉‧梅森、約翰‧藍儂與保羅‧麥卡尼的作品。 § 曲 目 § CD 1 1. 巴哈:善牧羊群(選自清唱劇《我只喜歡打獵》(狩獵),BWV 208) 2. 帕海貝爾:D大調為弦樂與數字低音所寫的卡農(選自D大調為三小提琴與數字低音所寫的吉格舞曲與卡農,T. 337) 3. 巴哈:曲調(選自D大調第三號管弦樂組曲,BWV 1068) 4. 韋瓦第:F小調為小提琴、弦樂與數字低音而寫的協奏曲第四號《冬》,RV 297,第二樂章:緩板 5. 韓德爾:懷念的樹蔭(選自歌劇《塞爾斯》,HWV 40) 6. 韓德爾:B小調大協奏曲,作品6-12,HWV 330,第三樂章:小緩板 7. 巴哈:耶穌,為人所仰望的喜樂(選自清唱劇《心,口,行為與生命》,BWV 147) 8. 韓德爾:薩拉邦德舞曲(選自D小調為大鍵琴而寫的組曲,HWV 437-3) 9. 巴哈:F小調第五號為大鍵琴、弦樂與數字低音而寫的協奏曲,BWV 1056,第二樂章:緩板 10. 韋瓦第:G大調為雙曼陀鈴、弦樂與數字低音而寫的協奏曲,RV 532,第二樂章:行板 11. 巴哈:D小調雙小提琴、弦樂與數字低音協奏曲,BWV 1043,第二樂章:緩板,但不過分 12. 韓德爾:請讓我哭泣吧(選自歌劇《林納多》,HWV 7a) 13. 葛路克:精靈之舞(選自歌劇《奧菲歐與尤麗迪絲》) 14. 巴哈:錫安聽見守望歌聲(選自清唱劇《醒來吧,一個聲音在高喊》,BWV 140) 15. 韓德爾:曲調(選自F大調第一號《水上音樂》組曲,HWV 348) 16. 韋瓦第:D大調為魯特琴、雙小提琴與數字低音而寫的協奏曲,RV 93,第二樂章:緩板 17. 巴哈:G小調第三號大提琴與大鍵琴奏鳴曲,BWV 1029,第二樂章:慢板(開頭) 18. 阿比諾尼:G小調慢板(節選) CD 2 莫札特與貝多芬 1. 莫札特:G大調第十三號小夜曲《小小的晚間音樂》,K. 525,第二樂章:浪漫曲(行板) 2. 莫札特: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K. 299,第二樂章:小行板(節選) 3. 莫札特:微風輕吹(選自歌劇《女人皆如此》,K. 588) 4. 莫札特: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K. 331,第一樂章:優雅的行板 5. 莫札特:愛的氣息(選自歌劇《女人皆如此》,K. 588) 6. 莫札特:D小調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K. 466,第二樂章:浪漫曲(節選) 7. 莫札特:多麼輕柔的微風(選自歌劇《費加洛的婚禮》,K. 492) 8. 莫札特: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K. 581,第二樂章:小緩板 9. 莫札特:聖體頌,K. 618 10. 莫札特:降B大調第十號小夜曲《大組曲》,K. 361,第三樂章:慢板 11. 貝多芬:升C小調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作品27-2,第一樂章:綿延的慢板(節選) 12. 貝多芬:G大調為鋼琴而寫的小步舞曲,WoO10-2 13.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作品73,第二樂章:慢板 14. 貝多芬: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作品13,第二樂章:如歌的慢板 15. 貝多芬:A小調鋼琴小品《給愛麗絲》,WoO59 16. 貝多芬: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作品68,第五樂章:小快板─牧羊人之歌。暴風雨過後的愉快與感恩情緒 CD 3 1. 莫札特:C大調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K. 467,第二樂章:行板(電影《鴛鴦戀》) 2. 貝里尼:聖潔的女神(選自歌劇《諾瑪》)(電影《麥迪遜之橋》) 3. 巴哈:主題(選自郭德堡變奏曲,BWV 988)(電影《沉默的羔羊》) 4. 阿雷格里:求主垂憐(電影《火戰車》) 5. 裴高雷西:聖母悼歌(電影《天才雷普利》) 6. 舒伯特:C大調雙小提琴、中提琴與雙大提琴五重奏,D. 956,第二樂章:慢板(開頭)(電影《玻璃情人》) 7. 莫札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K. 622,第二樂章:慢板(電影《遠離非洲》) 8. 拉赫曼尼諾夫: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18,第二樂章:綿延的慢板(電影《相見恨晚》) 9. 史坦利‧麥爾斯:短歌(電影《越戰獵鹿人》) 10. 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小慢板(電影《魂斷威尼斯》) 11. 巴伯:弦樂慢板(改編自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作品11(電影《前進高棉》) 12. 麥克‧尼曼:心靈先求喜樂、約定(電影《鋼琴師和她的情人》配樂) 13. 湯瑪斯‧紐曼:任何名字(電影《美國心玫瑰情》配樂) 14. 約翰‧威廉斯:電影《辛德勒名單》配樂主題 15. 莫利克奈:加百利的雙簧管(選自電影《教會》配樂) 16. 泰瑞加: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電影《尋找新方向》) 17. 詹姆斯‧霍納:愛無止盡(選自電影《鐵達尼號》配樂) CD 4 1. 比才:第三幕前奏曲(選自歌劇《卡門》) 2. 馬斯奈:冥想曲(選自歌劇《泰伊絲》) 3. 佛瑞:為四部合唱、管風琴而寫的《至聖天主真道》,作品11 4. 孟德爾頌:夜曲(選自《仲夏夜之夢》戲劇配樂,作品61) 5. 佛瑞:在天堂裡(選自為獨唱家、合唱團、管風琴與管弦樂團而寫的安魂曲,作品48) 6. 聖桑:天鵝(選自《動物狂歡節》) 7. 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85,第三樂章:慢板 8. 布魯赫: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6,第二樂章:慢板(開頭) 9. 葛利格:早晨(選自戲劇配樂《皮爾金》,作品23) 10. 佛瑞:升F小調為管弦樂團而寫的孔雀舞曲,作品50 11.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4,第二樂章:行板(節選) 12. 德利伯:在茉莉花織成的花頂(花之二重唱)(選自歌劇《拉克美》) 13. 德弗札克:E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作品95,第二樂章:緩板(開頭) 14. 奧芬巴哈:可愛的夜晚,愛之夜(選自歌劇《霍夫曼的故事》) 15. 艾爾加:第九變奏:Nimrod,雅格,談論貝多芬《悲愴》慢板樂章(選自為管弦樂團所寫的《謎語變奏曲》,作品36) 16. 德弗札克:深邃夜空中的月亮(選自歌劇《魯莎卡》) 17. 馬斯卡尼:間奏曲(選自歌劇《鄉間騎士》) CD 5 1.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作品43,第十八變奏 2. 佛瑞:搖籃曲(選自為鋼琴四手聯彈而寫的《桃莉》組曲,作品56) 3. 蕭邦:降E大調第二號夜曲,作品9-2 4. 李斯特:愛吧!盡可能去愛,愛吧!,S. 541-3(選自為鋼琴而寫的夜曲《愛之夢》) 5. 蕭邦:降D大調搖籃曲,作品57 6. 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16,第二樂章:慢板 7. 舒曼:夢幻曲(選自《兒時情景》,作品15) 8. 蕭邦:E大調第三號練習曲,作品10-3 9. 布拉姆斯:降A大調圓舞曲(選自為鋼琴而寫的十六首圓舞曲,作品39─15) 10. 蕭邦: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11,第二樂章:小緩板(開頭) 11. 德布西:棕髮少女(選自為鋼琴而寫的十二首前奏曲第一冊,L. 117-8) 12. 蕭邦:降D大調第十五號前奏曲《雨滴》(選自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28-15) 13. 達拉:《卡羅素》 14. 薩替:第一號金諾佩第(裸體歌舞) 15. 薩替:第一號玄祕曲 16. 德布西:月光(選自為鋼琴而寫的《貝加摩》組曲,L. 75-3) 17. 蕭士塔高維奇:F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102,第二樂章:行板 CD 6 1. 卡爾‧詹金斯:羔羊贊(選自《武裝的人─和平彌撒》) 2. 奧夫:猶豫不決(選自《布蘭詩歌》) 3. 佛漢威廉斯:《綠袖子》幻想曲 4. 康特盧布:牧羊女之歌(選自《阿維農之歌》) 5. 傑‧翁格、莫莉‧梅森:告別阿修肯 6. 約翰‧路特:求主垂憐(選自《安魂曲》) 7. 羅德利哥:《阿蘭輝茲》吉他協奏曲,第二樂章:慢板 8. 洛伊韋伯:求主垂憐(選自《安魂曲》) 9. 蕭士塔高維奇:浪漫曲(選自電影《牛虻》配樂組曲,作品97a) 10. 安妮‧杜德利:電影《亂世浮生》愛的主題 11. 康特盧布:搖籃曲(選自《阿維農之歌》) 12. 佛漢威廉斯:雲雀飛翔 13. 約翰‧藍儂、保羅‧麥卡尼:蜜雪兒 14. 佛漢威廉斯:泰利斯主題幻想曲(開頭) 15. 霍斯特:金星,和平使者(選自為管弦樂團與女聲合唱所寫的《行星組曲》,作品32)(結尾)
顯示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