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音樂,還有Podcast

在「MyMusic」App 開啟

熱門關鍵字
莫札特:鋼琴協奏曲 No.12 / 7 & 23 (Mozart:Piano Concertos)

專輯

莫札特:鋼琴協奏曲 No.12 / 7 & 23 (Mozart:Piano Concertos)

Leon Fleisher (佛萊雪)

西洋、古典

1992.10

9首歌

1時17分25秒

專輯介紹

佛萊雪(鋼琴)╱(指揮)斯圖嘉特室內管弦樂團 

◎當代傳奇鋼琴家—雷翁•佛萊雪復出全新現場錄音專輯。
◎1928年出生的佛萊雪,九歲即拜師許納貝爾(Artur Schnabel) ,1952年成為第一個贏得伊莉沙白鋼琴大賽的美國人。1965年因受傷退出舞台,專心致力於教育以及指揮,任職於琵琶第音樂院(Peabody Consevatory),壇格塢音樂中心等。
◎雙鋼琴協奏曲中,雷翁•佛萊雪與妻子Katherine Jacobson-Fleisher一同演出。
◎2007年Kennedy Center Honors得主。

令人驚奇的優雅和感知,音樂的進行是如此無暇 -《華盛頓郵報》
世界的寶藏……佛萊雪正以不屈不撓的力量影響著下一個世代的音樂家 - 《巴爾的摩太陽報》
在細膩語法、理智掌握、詮釋深度這三者,沒有任何一位美國鋼琴家得以與佛萊雪相提並論! - 《倫敦假日報》
很感謝上天給我這種考驗,我也曾思索過,對於音樂的愛遠大於是否可以演奏鋼琴 - 佛萊雪

  承襲貝多芬、徹爾尼(Carl Czerny)、雷協替茲基(Theodor Leschetizky)、許納貝爾(Artur Schnabel)等四位震古鑠今的鋼琴巨擘,佛萊雪以7歲之齡登台,1944年(16歲)在大指揮家蒙都(Pierre Monteux)的帶領下,與紐約愛樂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布拉姆斯d小調鋼琴協奏曲,1952年獲得比利時布魯塞爾伊莉莎白女王大賽首獎。然天忌英才,自1962起佛萊雪漸感右手不適,逐日喪失控制能力,經診斷為過度疲乏而導致的「局部肌張力不全症」(Focal Dystonia),37歲(1965)被迫離開舞台。突如其來的打擊並無法擊倒佛萊雪致力於音樂的決心,這位被學生們暱稱為歐比王.肯諾比(Obi-Wan Kenobi,星際大戰電影中主角)的音樂鬥士,依舊活躍於被琵琶第音樂學院(Peabody Institute of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寇蒂斯音樂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等知名音樂學府,持續公開演出普羅高菲夫、拉威爾等以左手獨奏之協奏曲,2004年在柏林愛樂的邀請下,首演了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生前(1923)所寫的《左手鋼琴協奏曲》。在教學以及演奏之餘,佛萊雪並開始轉任指揮,同時接下了包括檀格塢音樂節等數個北美音樂盛事之音樂總監。

  1995年3月奇蹟降臨。佛萊雪在妻子的建議下,前往巴爾的摩Ruscombe Mansion醫學中心接受包括針灸、順勢療法(homeopathy)、Rolfing(Ida Rolf博士所創)深層按摩等複合治療,原本幾近癱瘓的右手逐漸恢復功能,1995年11月在克里夫蘭交響樂團的伴奏下復出,次年夏季於檀格塢音樂節再度登台,以雙手演出莫札特K414、K.488二首鋼琴協奏曲,並與愛妻共演由莫札特親自改編成雙鋼琴版本的給三部鋼琴的協奏曲(K.242)。而本片收錄的正是佛萊雪復出音樂會的所有曲目,由演奏家本人親自指揮斯圖加特室內管弦樂團。

  即使右手技巧不若過往,佛萊雪依舊展現了他那驚人的音樂感染力,旋律線還是那麼地流暢,琴聲如同珠落玉盤,格調是何等高貴。在K.242作品中,佛萊雪與擔任第二鋼琴的妻子間渾然天成的契合度,造就了柔美而深扣心靈的音符,直透演奏家真摯無暇的靈魂,這也是造就佛萊雪那永不褪色琴音的最大秘密。
顯示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