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音樂,還有Podcast

在「MyMusic」App 開啟

熱門關鍵字
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

專輯

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

韋禮安 (WeiBird)

西洋

2021.12

9首歌

27分54秒

專輯介紹

金曲獎唱作才子
韋禮安 WeiBird

首張英文創作專輯
「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
我醉清醒

清醒指數0.1 寂寞指數15
以心碎反覆精餾成超高純度醉烈專輯
 

韋禮安X邱柏昶Birdy
音樂影像化實驗創作!
金曲導演邱柏昶執導專輯九首歌曲「實驗短片影集」
韋禮安&新生代氣質演員 吳子霏主演
韋禮安首次挑戰超長時數影集演出
親自將腦內醉清醒的狀態演成故事!


韋禮安首張英文專輯「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 我醉清醒」的故事,在夜晚發生,關於失神、心碎、寂寞形成的無盡循環迴圈。
在製作英文專輯的過程中,韋禮安已在腦中成形一個完整的故事,一首歌一個篇章,透過喝醉收拾心碎,越醉卻越清醒,想用酒精麻痹日常的自己,反而更清晰看見慘烈回憶碎片;自溺過後,睜眼醒來不知今日是何日;天暗了,起身,出門繼續買醉,進入下個醉著清醒的循環。

製作動機——

製作英文專輯的動機,是因為外文系畢業的韋禮安,一直以來就很想做英文專輯,除了學以致用之外,更希望有天聽自己的歌的聽眾不再只是中文聽眾,未來也希望能夠持續規劃製作發行英文專輯。
另一個動機是,韋禮安覺得製作中文和英文不同的是,英文專輯所探討的主題、或是在寫作用詞的自由度比較高,聽眾接受度也比較高,可以做不一樣的嘗試。——
上一張中文專輯在文字的精準度和概念是紀錄片,需要長時間採集聲音、琢磨文字與編曲等等,所以耗時近四年多才完成;而這張英文專輯則是種很強烈的情緒快速反芻,體現自己某個狀態下的樣子,所以很快地順理成章完成它;一開始只想做EP,沒想到做著做著累積變成一張專輯。

整張專輯的曲風,由urban都會風格組成,包含了R&B、chill trap、EDM,同時也保有韋禮安特有的民謠流行風格。這張英文專輯,對韋禮安而言單純是一個療傷的作品,有時候音樂是他療傷的方式,但矛盾的是,發行後接受訪問時,又要重新審視這些傷口,重溫自己不想再回憶的事情,但終歸覺得這些是好的作品,「做完專輯後,作品就不再是自己的了,是屬於這個世界的,還是希望讓大家能夠聽到,一定會有些人需要這些歌。」韋禮安說。


企劃概念——

『我醉清醒。』音樂視覺化
專輯就是一部「音樂實驗短片影集」

因為整張專輯在音樂製作時就是以九首歌為循環的時間軸組成故事,所以在企劃討論時就決定將整張專輯視覺化,延伸成音樂影集,一首歌就是一場戲、歌詞是台詞、音樂是故事線、編曲是分鏡、演唱者是主角/敘事者;故事以夜晚開始,以夜晚結束,形成一個失戀中酒醉與清醒的循環時空。

「我們往往記住的不是某一天,而是某個時刻。」
妳離開了。
那時,妳並不知道,
被留下來的我,後來怎麼了。
 

這次邀請金曲導演邱柏昶Birdy與韋禮安一起進行實驗短片影集的故事創作,在第一次聚焦會議上,韋禮安鉅細彌遺地描述寫歌時浮現在腦海的故事與畫面,導演則將這些畫面與歌詞進行腳本建構、賦予影像敘事風格,每一集每場戲都是男人的回憶,不僅是單純的記憶和追想,更多的是自己在醉與清醒之間的篩選與排列組合,透過時間點串成敘事線,沒有日子、沒有時間軸、只有停留在腦海的某一刻。

一切始於一場結束。透過每一集來建立一對情侶的相遇、相處及分手後孤獨、失憶的過程。突然其來的偶遇,不明所以地離去,一切是否都只是男人醉意下的意識流動?


專輯攝影X視覺裝幀——

天王天后御用攝影師Mr.Triangle_捕捉醉清醒WeiBird
顏伯駿領軍三頁文設計團隊
為專輯發展出一組「醉字」英文字體
專輯視覺概念是濃縮整張專輯的「我醉清醒」概念,特別選在三個場景拍攝:
01.「放映室」:腦內不斷播放各種回憶,沙發周圍散置的酒瓶,越喝畫面越清醒。
02.「高空酒吧」:整個人半夢半醒、輕飄飄的懸在高空酒吧,抽離俯瞰失序的一切。
03.「城市天橋」:現實是,一個人漫無目的地在曾經有你的城市裡晃盪,試圖與你呼吸一樣的空氣,彷彿你不曾離開過。

設計本世紀最「醉」的英文字體

設計團隊提出的封面設計,為了這張英文專輯,特別寫了一組26個字的英文字母,每一首歌名字母,有幾個歪斜的字母排列,營造出「我醉清醒」的感受。


韋禮安WeiBird
英文專輯實驗影像特別企劃
「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
我醉清醒


EP 1. Is It Not Enough

▶️ 劇情簡介:
8am: You kissed me for the last time and left.

妳離開了。帶走一個皮箱,只留一個擁抱,給我。
我:「就這樣?」(既然還愛為什麼要走?)
妳:「就這樣。」(我愛你但不能繼續在一起了。)
物理時間總會繼續,世界不會為我停止前進
但是,心理時間,慢慢分裂成有妳/沒有妳的永晝/永夜。


▶️ 歌曲簡介:
專輯第一首歌,以Urban R&B曲風,帶點黑暗元素,為專輯「喝醉了更清醒」的主題定調。
作為專輯的第一首歌,韋禮安想要整首歌的氛圍呈現在半夢半醒的狀態裡,在和弦使用上讓整首歌有一種不確定感,使聽眾產生一種「到底要到哪裡去」的虛無飄渺、踩不到地的感覺,試圖把大家帶到比較魔幻、酒醉的世界裡面。
歌詞描述,分手那刻開始了這個永無止盡的心碎過程。搞砸一切的人徹夜未眠,爭吵、甜蜜的畫面糾纏夢境。副歌以中文穿插自問自答「還不夠嗎?」
Is it not enough for you? Is it not enough for me? Turn around don’t turn around don’t turn around don’t leave me hanging.
在編曲上也下了蠻多功夫,特別加入急促呼吸的音效,推進音樂裡的酒精濃度逐漸飆升,為這張專輯拉開序幕。


EP 2. 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

▶️ 劇情簡介:
1am: You barged into my life.

我們一開始,妳是醉的,我是清醒的。
但是,當時陌生的妳跟著我下了計程車,站在深夜的巷裡,舉起酒瓶對我笑的那一刻,
妳說:「我很清醒。」而我卻醉了。
毫無招架的醉入那個充滿魔力的笑容。


▶️ 歌曲簡介:
這首融合HIP-HOP R&B Urban曲風的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最有趣的是,這就是這首歌的由來很特別,是韋禮安做夢夢到的。
他記得自己在夢裡是喝很醉的狀態,整個人仆街躺在地上哼著副歌旋律,街道旁的籃球場有人在打球;他哼著哼著,突然籃球場打球的人跑來跟他說:「這首歌超chill耶!」他突然驚醒!當時凌晨三點多,他怕忘記趕快起床用手機錄下,後來乾脆坐下來把這首歌完成。
雖然整首歌以歡快、戲謔不羈的旋律編排,但如果細品歌詞,表達的卻是在狂歡的表象底下,其實藏著很深很深的哀傷和傷口。透過喝酒、派對、歡愉,去麻醉自己的感官和感知,試圖不要感受一些事情,但顯而易見的是,還是適得其反。如歌名「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喝醉了反而更清醒。


EP 3. Typo

▶️ 劇情簡介:
2am: I don’t miss you at all.

酒吧裡,我開始這晚的一輪新醉和心碎。
在這裡禁止哀傷,歡快的人群、不羈的狂飲、放縱的眼神,逢場作戲。
算不清這是妳離開的第幾晚和第幾杯。
陌生女子走近吧台,似有若無的投遞眼神。
酒吧裡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就像那個深夜的計程車裡,妳闖入我生命一樣。出奇不意,突然發生。


▶️ 歌曲簡介:
歌曲是拉丁節奏的浩室曲風,加上EDM,後面加入HIP-HOP Beat的都會Urban風格。
韋禮安一直很想要寫一首拉丁節奏的POP song,所以一開始先設計出一個鼓組,甚至有一點像雷鬼一樣的節奏,再慢慢發展出怎麼去玩這個主題。
歌名「Typo」是玩一個「Type/Typo」的文字遊戲;在英文裡面「You are my type」 意思是「你是我的菜」,而「Typo」是打錯字的意思。原本要說你是我的菜「You are my type」,但如果會錯意就會變成「You are my typo」,製造一種喝醉後錯置的感覺;歌詞主題是,出去狂歡、一夜情發生,在昏黃燈光刺激之下,不會仔細去想這個人是誰,也不會管是誰,雙方都在尋找一些逃避或是刺激,在這個地方相遇,透過喝酒、一夜情,緩解心碎痛楚,最後還是緊扣這張專輯的主題「心碎」:如果這是一次性的東西,如果你要認真的話,我可能會傷了你的心就像那個人傷我一樣。


EP 4. Leave This Bed

▶️ 劇情簡介:
Midnight: Are we still okay?

車內。一場突如其來、暴雨般的爭吵。
「我們一開始不是這樣的。」
累積許久的委屈、埋怨、傷心,打破沉默後就停不下來傾瀉而出。
到底從哪裡開始變得不一樣了呢?
透過後照鏡,看見曾經纏綿的每刻,探索彼此的過程;
在此刻變得諷刺、無語。


▶️ 歌曲簡介:
典型POP R&B曲風,瀰漫著肌膚曖昧、性感的氛圍。
寫這首歌,一開始是先有和弦的進行,因為這幾年韋禮安很喜歡聽這種chill R&B,所以就從裡發展出這種曲風的一首歌。
歌曲主題緊扣著專輯曲序下來,上一首在酒吧邂逅之後,就一路往下發展到床上的故事。一開始先有副歌的Hook旋律出來,事後再填上詞,試圖用歌曲的編排跟氛圍,帶出勾人、撩人、性感的氛圍。在編曲上,韋禮安做了一個自己覺得很有創意、很好玩的事情。這首歌在錄DEMO的時候,因為自己在家錄,所以有一些雜音,例如彈木吉他時滑弦聲,還有椅子發出一些摩擦聲,都錄進DEMO裡面;之後編曲時,把這些音效聲放在空拍的位置,竟產生出一種很撩人、肌膚接觸的感覺,好像期待著,下一步這個夜晚會把彼此帶到哪裡去。


EP 5. Get Outta My Head

▶️ 劇情簡介:
3am: She is not you.

「跟你很愛的人交往?還是要一個愛你比較多的人跟你交往?」
我問陌生女子。其實是在問自己。
在深夜街道狂奔、放肆大笑;整個城市都是我們的酒吧。
塗鴉牆上,她留下一句話,
轉身。
妳問:「喝那麼醉要幹嘛?」
我,突然一秒清醒。


▶️ 歌曲簡介:
這首歌的原型在很多年前就寫出來,是韋禮安跟黃少雍老師比較密切的合作,兩人在網路上分享寫歌軟體的檔案,邀請老師有空可以一起寫歌;這首歌原本的段落就非常完整,是一直到要做英文專輯的時候,想到自己有這首歌,很適合放在英文專輯裡,所以韋禮安就上去兩人共同的雲端平台點開這首歌,一聽發現怎麼跟自己的DEMO不太一樣,原來黃少雍老師早就把這首歌編完了,已經完成另外一個樣貌。如果說原本的DEMO是一個雞架子,那少雍老師已經把整隻雞都生出來了。整首歌變得非常拳拳到肉,而且肉還非常的豐滿!如果要形容的話我覺得他會是一隻油雞。非常精彩!
這是一首很POP EDM風格的一首歌,在編曲上玩各種的音效,例如最後一段只剩下vocoder的效果,最後一段副歌只剩下人聲,裡面也有很多少雍老師的小招牌,例如小音效、取樣放在裡面;韋禮安很感謝他也很喜歡這首歌,每次聽身體都會跟著一起舞動!

EP 6. R.I.P.

▶️ 劇情簡介:
4pm: You're in the driver's seat. We got us.

往海邊路上,妳開著車,聽我彈吉他。
以為是一次普通的隨性出遊,但妳總是出奇不意、讓人驚喜。
以為你生氣了,下一秒卻是擁抱。

但,為什麼畫面感覺憂鬱?
原來,不是現在,而是我們擁有彼此的,曾經。
誰,可以把我從回憶裡救出來?


▶️ 歌曲簡介:
一開始韋禮安沒辦法界定什麼曲風,因為鼓有點HIP-HOP,然後有大量的木吉他,但整首歌曲氛圍可以說是以流行鄉村曲風為主。
這首歌最特別的就是從頭到尾只有兩個和弦,韋禮安記得是跑巡演的時候,在某一間飯店寫下來很粗淺的旋律的idea,然後來才慢慢發展出來歌詞,叫R.I.P,也是玩一個文字遊戲,通常講R.I.P.,是指Rest in Peace,對亡者的悼念,或是安慰家人的用詞,但是韋禮安將Peace改成Pieces,就變成「破碎的休息吧」(rest in pieces),主題還是圍繞著心碎,對方給自己一個「好死」,讓我好好的安息在這些支離破碎的回憶裡吧!

EP 7. Don‘t Show It

▶️ 劇情簡介:
9pm: I guess you’re sitting by the window, lighting a cigarette and just watching it burn out.

妳坐在窗台旁習慣的位子,玩打火機,聽見我喚妳,回頭,卻流著淚。
同一個窗台,閃爍著火光,妳在?不在?

想裝做一切如常,裝作你沒離開。
別露餡了。
我到底在幹嘛⋯⋯

▶️ 歌曲簡介:
這首歌和一開始的DEMO差非常多,DEMO非常簡單,只有鼓、吉他、Vocal跟Bass,其他樂器很少很少;但要特別感謝許書豪,因為是他聽了DEMO之後建議韋禮安,這首歌可以編得像落日飛車比較Dream POP夢幻流行(來自另類搖滾和迷幻流行,以電子合成器刻意造成混沌無形、失去重力的漂浮虛無感)的風格。所以韋禮安就想,乾脆直接找落日飛車的主唱國國曾國宏編曲,他找來Jay Dub 彈Electronic Keyboard和合成器;以及落日飛車的Bass手陳宏禮彈Bass;所以整首歌可以聽出濃濃的落日飛車感。
整張專輯走到這首歌,很像在夢境裡自我對話的氛圍、自己和自己對話的感覺;編曲保留了原來DEMO的吉他的solo旋律線,原汁原味的部分;在outro加了一些小巧思,把那些合成器,加一些奇怪的特效,聽起來好像有點快走音的感覺,營造出好像原本在夢裡,有點清醒又有點醉,突然好像想要吐了~那種失衡的感覺。呼應整首歌曲的主題:Don‘t Show It,hold到最後hold不住⋯⋯


EP 8. U

▶️ 劇情簡介:
Time unknown: I only remember the moments, but not the days.

宿醉。頭痛欲裂的醒來。
掙扎著想睜開眼。身體動不了。
閉眼。想到的空景畫面裡,沒有妳。
睜開眼,現實中,也沒有  妳。
這裏,剩我自己。


▶️ 歌曲簡介:
這首民謠曲風的U,在編曲上,和弦進行蠻簡單的,最後留下的,前面尼龍吉他的部分有重新錄過,後面聽到的木吉他是錄DEMO時在家裡錄的,留下了原汁原味的部分,甚至是最後唱的部分,一開始是在家裏比較簡陋的設備錄的,後來發現這個情緒是最棒的,也帶有某一種孤獨氛圍,之後韋禮安在改歌詞補句子的時候,反而要回到家補錄,把同樣的情緒錄下來。
一開始寫歌詞的時候,腦海畫面是,一個人喝醉昏睡在地毯上,慢慢睜眼醒過來,銜接上一首歌「Don‘t Show It」喝醉夢境中快醒來,宿醉頭痛、醒來之後非常疲憊的狀態,在內心講話會是什麼樣子。所以在間奏大弦樂的時候,為了呈現出一個喝醉的人醒來唱歌,唱到間奏時突然咳嗽,韋禮安還錄了很多咳嗽聲,但後來因為疫情怕咳嗽聲會引起恐慌感,所以最後歌曲裡只保留了一兩個咳嗽聲,還降key製造像是從肺裡面咳出來的聲音,來呈現一種宿醉感。


EP 9. Cheap Love

▶️ 劇情簡介:
1am: I got in the car. I’ve now seen what you’ve seen.
 
妳離開了。心碎地在街上遊走,丟了行李箱,在路邊攔了一輛計程車。
我坐在車上,電台DJ播著「Cheap Love」
時間軸形成一個循環,
在平行時空,開始下一輪甜蜜與心碎。

後記:
在喝醉後清醒時,我這麼想像著,
那天離開的妳,會隨意搭上一台計程車,
而我,正好坐在車上,再度遇見妳。


▶️ 歌曲簡介:
Cheap Love是回到民謠Folk的韋禮安,延續整張專輯的主概念「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透過喝酒試圖麻痺自己忘記心碎,但是卻緣木求魚,反而往更黑暗的地方走去。
歌詞想表達的是,愛情要付出的,遠比想像的還多。「便宜」的愛情,很難找到;那些憐憫、和一時的狂歡,才是「廉價」,容易獲得,更易消逝,越想要越想得不到。歌曲氛圍慢慢帶到很自溺、很靜謐的自己,然後再回到第一首歌,出去party~開始下一個循環。

編曲以吉他為主,一開始加了很多東西,後來是混音師Sean反而讓它簡化,把一些音效、還有電吉他solo、很多很多樂器擺到很後面,剩下Vocal和木吉他的聲音擺在前面,聽起就像是在夢境裡面,代表著這首歌曲的情緒,最後還是要回到自己,慢慢去消化、去療傷。
顯示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