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頓.馬沙利斯的哥哥,布蘭佛長期在爵士演奏的領域中受到肯定和讚揚,是當今美國爵士樂壇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收錄布蘭佛在1995、98和2000年間所灌錄的古典曲目
◎最後一首布蘭佛創作的「千秋」,和他的爵士四重奏團所演奏,帶著爵士的色彩,卻是以古典的角度切入
法國作曲家白遼士在一八四二年聽到薩克斯風演奏時,他讚美這種樂器兼有銅管和木管樂器之長,既可以寧靜優雅、又可以強烈起伏。沒有別的樂器能夠既有這種音色又能夠達到這麼強的音量。這正是薩克斯風的特色:有銅管樂器的音量、卻有木管樂器的音色。白遼士後來就在他的「感恩讚歌」中使用了薩克斯風為配器。但是大部份作曲家卻一直等到二十世紀才開始大量為薩克斯風寫作音樂。不過這並不打緊,因為薩克斯風既然擁有兩類型樂器的專長,儘可以改編其他樂器的樂曲來演奏,而不怕有損原曲。這也是這份錄音中薩克斯風演奏家布蘭佛.馬沙利斯所做的。
做為小號家溫頓.馬沙利斯的哥哥,布蘭佛長期在爵士演奏的領域中受到肯定和讚揚,是當今美國爵士樂壇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但他和弟弟溫頓一樣,也是長期接受古典音樂訓練的演奏家並參與古典音樂演奏。這份專輯收錄他在一九八五、九八和兩千年間所灌錄的古典曲目,其中有一首他自己的創作「千秋」,是由他和自己的爵士四重奏團所演奏,這是片中最不同的一首創作,帶著爵士的色彩,卻是以古典的角度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