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s Classical (小耳朵小古典)
專輯 - 20 首歌曲 |

Kids Classical (小耳朵小古典)

2015/05/20
試聽 聽全曲
20 首歌曲
法國VICTOIRIE MUSIC 為孩子精選出最美的樂曲
帶孩子探索不同樂器演奏的20首經典名作

**音樂幼教專家郭芳玲誠摯推薦 最適合幼兒聆聽的音樂專輯
**聆聽優質音樂 培育高EQ的易養型幼兒
**為學齡前的寶貝累積音樂經驗 培養音樂的聽想能力

本專輯收錄法國親子音樂品牌VICTOIRIE MUSIC專為幼兒精選的20首古典樂曲,作品涵蓋巴洛克、古典到浪漫樂派,皆是知名作曲家的經典曲目。錄製時特別搭配不同樂器的獨奏,啟發寶貝的小耳朵認識更多聲音,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備的音樂專輯。

〈專家推薦〉
為孩子的音樂成長挑選最好的古典樂
郭芳玲 的話
奧地利莫札特音樂教育家文憑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助理教授、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系暨幼教系 助理教授

這是一張古典音樂的專輯,也是特別為孩童錄製的單一音色器樂曲。家長可能會認為「古典音樂」比比皆是,而這張專輯與其他古典音樂有何不同?孩子可以從中得到什麼不同的音樂成長與經驗嗎?我試著以音樂教育者的立場和幼教學者的身分,簡單分析孩子的氣質培育與音樂關係,同時引用美國著名的幼兒音樂教育專家E. Gordon的觀點,讓爸爸媽媽們瞭解,如何運用這張專輯,協助孩子累積優質的音樂經驗。

優質音樂培育易養型氣質的幼兒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這是我們常聽見的一句話。學音樂是真正從事音樂學習及音樂實踐的開始。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鈴木鎮一強調:在孩子學習音樂之前,家長給予良好豐富的音樂環境,透過聆聽各種優質的音樂,就能培養幼兒從小有敏銳的耳朵,繼而開始正式學習音樂,可以事半功倍。

成長過程中聆聽優質的音樂可以培育幼兒良好的氣質及性情,美國研究幼兒氣質的著名學者Alexander Thomas及Stella Chess,強調幼兒時期的氣質類型決定我們的人格和社會調適。家長為孩子細心挑選適合幼兒聆聽的音樂,使孩子沉浸在良好優質的音樂環境中,便可調整孩子的氣質與情緒,培育出情緒表達、理解、調適良好的易養型氣質 (Temperament) 幼兒。

Edwin Gordon的預備聽想能力
美國著名幼兒音樂教育專家E. Gordon強調,幼兒音樂性向發展與音樂聽想的重要性。「音樂聽想」指的是聆聽音樂時對音樂所產生的想像。在進入「聽想」階段之前有一段預備時期,稱為「預備音樂聽想」(Preparatory Audiation),即是學齡前幼兒的喃喃發聲期。Gordon建議家長,孩子在出生後的最初兩年可以「有建構與無建構地幫孩子累積音樂經驗」,以多元及品質良好的音樂幫助學齡前的孩子累積音樂經驗。讓孩子聆聽優質的音樂、建構音樂預備聽想能力,使孩子音樂學習之路能贏在起跑點。

單旋律器樂提升孩子的音樂性
Gordon同時強調,在寶寶初期聆聽音樂的過程中,選擇以「無歌詞、非人聲」的器樂旋律,為孩子累積音樂經驗及提升日後音樂能力為最佳。這張專輯中挑選的20古典音樂作品,從巴洛克時期到浪漫樂派著名作曲家耳熟能詳的名曲,並以多達10種樂器來獨奏,是給幼兒聆聽的最佳禮物!以幼兒音樂教育者的立場出發,這是值得推薦給家長們,為孩子音樂成長過程中必備的聆聽音樂!

01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Sonate KV 331, La marche turque
Piano∣René Calmels
土耳其進行曲 / 莫札特 樂器/鋼琴

此曲選自有「音樂神童」美稱的莫札特第11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他在這個樂章使用「土耳其式的停頓」(Turkish stop),模仿18、19世紀相當流行的土耳其軍樂隊的敲擊聲響,並直接標明「土耳其式的」(Alla Turca)。雖然是奏鳴曲的第三樂章,但樂曲結構上卻沒有使用奏鳴曲式,而採用類似迴旋曲的風格,讓具有土耳其風的主題反覆出現,也讓這首充滿異國風情的作品流傳至今。

02Piotr Illitch Tchaikovsky : Variations sur 《Le lac des cygnes》
Hautbois∣Christophe Grindel
天鵝湖變奏曲 / 柴可夫斯基 樂器/雙簧管

《天鵝湖》(Swan Lake)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第一部芭蕾舞劇。講述一位被施魔法變成天鵝的公主奧傑塔(Odette),如何找尋真愛戰勝邪惡,最後恢復人形、與王子長相廝守的故事。此曲為《天鵝湖》第二幕「湖畔」(Beside a lake)場景的配樂,是此劇最具代表性的主題樂段。不同於劇中加入豎琴伴奏,本曲以雙簧管獨奏出中板從容的旋律,帶出天鵝湖的淒美與優雅。


03Claude Debussy : Arabesque n°1
Harpe∣Christophe Saunière
第一號華麗曲阿拉貝斯克 / 德布西 樂器/豎琴

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的《兩首華麗曲阿拉貝斯克》(Deux Arabesques),創作於1888~1891年間,屬於德布西早期作品,是典型的浪漫主義小品曲。「阿拉貝斯克」原意是「阿拉伯風格」,意指阿拉伯式建築或裝飾上蔓藤花紋的線條感。樂曲使用了大量的分解和弦來呈現線條感,手法圓滑如水波流動,充分展現阿拉伯風格。雖然是早期作品,但仍可從曲中感受到德布西透過音樂刻畫景色的獨特創作風格。


04 Ludwig Van Beethoven: Hymne à la joie, 9e  symphonie
Flûte∣Patricia Kraeutler
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歡樂頌 / 貝多芬 樂器/長笛


《歡樂頌》又被稱為《快樂頌》,選自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第九號交響曲首開先例,在第四樂章加入人聲合唱,歌詞改編自德國詩人席勒(Fr. von Schiller)詩作《歡樂頌》(An die Freude),此手法也使第九號交響曲有了「合唱」的別稱。此外,《歡樂頌》被選為歐洲聯盟的盟歌與歐洲委員會的會歌,統稱為《歐洲之歌》,足以了解《歡樂頌》在歐洲古典音樂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05Jules Massenet: La méditation de Thaïs
Violon∣Anne Gravoin
泰伊思冥想曲 / 馬斯奈 樂器/小提琴

法國作曲家馬斯奈所創作的歌劇《泰伊思》(Thais),故事描述14世紀時,一位名為泰伊思的埃及交際花,原本過著紙醉金迷、不求永恆的浮華生活,卻在修道士阿塔納耶爾(Athanael)感化下,皈依宗教。不料,修道士卻愛上泰伊思,戀情最後無疾而終,以悲劇收場。此曲描述善良美麗的泰伊思在修道士的勸說下頓悟覺醒,一開始小提琴悠揚的樂音,緩緩奏出寧靜祥和的心境,中段轉調則象徵她內心的矛盾與轉折,是該劇最富盛名的一段小提琴樂曲。


06 Traditionnel: Sur le pont d'Avignon
Clarinette∣Éric Lamberger
在亞維儂橋上 / 法國傳統歌謠 樂器/單簧管

亞維儂是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省的一個城市,曲名《在亞維儂橋上》並非真的有「亞維儂橋」,指的是位在亞維儂的聖貝內茲橋(Pont Saint-Bénezet)。本曲是一首傳統的法國歌謠,其歷史可追溯至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不過當時的旋律完全不同於今日,我們現在聽到的版本是法國作曲家阿道夫‧亞當(A. Ch. Adam)重新譜曲,並編入1853年的輕歌劇中傳唱至今。

07 Johann Sebastian Bach: Prélude, suite n°1
Violoncelle∣Stéphane Geoffroy
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曲 / 巴赫 樂器/大提琴

德國作曲家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共有6組(BWV 1007-1012),大約創作於1717-1723年他擔任科騰(Cothen)宮廷樂長期間,每一組包含6個快慢不同的樂章。以第一號為例,便有前奏曲(Prelude)、阿列曼德(Allemande)、庫朗(Courante) 、薩拉班德(Sarabande)、小步舞曲(Minuet)、吉格(Gigue)等。本曲除了演繹巴赫作品中的分解和弦、音階進行、自由展技等技巧,更多了即興風格在其中,是大提琴經典曲目之一。

08 Eric Satie: Gymnopédie n°1
Harpe∣Christophe Saunière
第一號吉諾佩第 / 薩提 樂器/豎琴

吉諾佩第是法國作曲家薩提在1888年創作的鋼琴曲,共有3首,本曲為第一號,也是他的代表作。吉諾佩第原意即是古代希臘為讚美阿波羅(Apollo)或酒神戴奧尼修斯(Dionysus)等諸神而舉行的祭典,當時就讀巴黎音樂院的薩提著迷於古希臘文化,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而創作這套作品。本曲如同薩提在譜上所標明的「緩慢且有如憂鬱的」(Lent et douloureux)一般,恬靜、哀愁與優雅的風格,絲絲入扣,深植人心。

09Antonio Vivaldi: Sonate en sol RV 28
Hautbois∣Christophe Grindel
g小調奏鳴曲 / 韋瓦第 樂器/雙簧管

韋瓦第出生於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威尼斯,是巴洛克時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韋瓦第的創作集中於器樂曲,由於他也是一位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因此又以小提琴作品居多。原作是以雙簧管加上低音樂器(Basso Continuo)的奏鳴曲型態,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色之一,即是作曲家並不指定伴奏樂器,也因此隨著低音樂器的不同,作品的詮釋也有所不同,這也是巴洛克音樂的迷人之處。


10Frédéric Chopin: Polonaise n°3
Piano∣René Calmels
第三號波蘭舞曲「軍隊」 / 蕭邦 樂器/鋼琴

波蘭舞曲為三拍子的中等速度舞曲,發源於16世紀、流行於17世紀的宮廷,它是一種配合典禮儀式所產生的舞蹈音樂,通常帶有雄壯威嚴的氣勢。波蘭音樂家蕭邦,一生中創作了多首波蘭舞曲,其中應屬軍隊波蘭舞曲最為著名。有別於蕭邦作品中常見的強烈敘事性與抒情性,本曲展現了軍隊明快有力的特色,讓本來就帶有一些軍隊色彩的波蘭舞曲,更增添了一股情緒昂揚、氣魄宏大的氣勢。


11Fernando Sor: Étude n°5
Guitare∣Amelia Mazarico
第五號練習曲 / 索爾 樂器/吉他

生於1778年的西班牙作曲家索爾,同時也是一位吉他演奏家。有「吉他界貝多芬」之稱的他,主要作品有吉它奏鳴曲、變奏曲、練習曲等。雖以吉他作品著稱,但索爾的創作領域其實很廣,作品涵蓋歌劇、交響樂、弦樂四重奏、鋼琴曲等等,風格屬於典型的古典樂派。這首索爾練習曲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包含了左手指法、和絃練習、按弦手法等技巧,加上優美的旋律,堪稱是吉他練習曲中的經典之作。


12Claude Debussy : Syrinx
Flûte∣Patricia Kraeutler
牧神之笛 / 德布西 樂器/長笛

《牧神之笛》是法國作曲家德布西於1913年所創作的長笛獨奏曲,原先是他為好友穆雷(G. Mourey)的戲劇《生靈》(Psyché)所創作的配樂。描述牧神潘(Pan)演奏用蘆葦製成的排笛,故取名為《牧神之笛》。這首充滿神話色彩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抒情與幻想風格,節奏複雜且需要高度演奏技巧,將長笛的樂器特性發揮到極致,因此被視為長笛演奏不可或缺的曲目。


13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Variations sur《Ah! vous dirai-je maman》, d’après
Clarinettes∣Éric Lamberger
小星星變奏曲 / 莫札特 樂器/單簧管

奧地利作曲家莫札特著名的《小星星變奏曲》,是以當時在法國非常盛行的歌曲《媽媽請聽我說》(Ah! vous dirai-je, maman)為主題旋律所創作的鋼琴變奏曲。由於後來被改編成童謠《小星星》廣為流傳,故又稱《小星星變奏曲》。原曲由主題與12段變奏所構成,主題輕巧可愛,12段變奏中分別變化了節奏、旋律以及和聲,將原本單純的主題樂句呈現出多變的風格,使樂曲聽起來活潑而跳躍。

14Gabriel Fauré: Berceuse
Violon∣Anne Gravoin
搖籃曲 / 佛瑞 樂器/小提琴

法國浪漫樂派作曲家佛瑞承繼名師聖桑(C. Saint-Saëns)非凡的作曲技巧,對於現代法國音樂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此曲由小提琴奏出抒情純淨且具高度技巧的旋律,1880年由佛瑞親自首演後大獲好評,各種改編版本紛紛出版成冊,成為佛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15Domenico Scarlatti: La sonate 483
Mandoline∣Christian Séguret
A大調奏鳴曲 / 史卡拉第 樂器/曼陀林

義大利作曲家史卡拉第以其555首鍵盤奏鳴曲著稱,一般認為他是巴洛克時期作曲家,但其音樂風格影響了其後的古典時期,是少數幾位從巴洛克時期跨至古典時期的音樂家。本曲如同史卡拉第其他的奏鳴曲一樣都只有單一樂章,曲式上使用二段體而非奏鳴曲式。由於史卡拉第長期服務於葡萄牙與西班牙宮廷,他的作品受到當地民間音樂的影響,樂曲中時常帶有伊比利色彩,樂句的音型與不和諧感使人聯想到吉他音樂,亦是其作品特色。

16Johann Sebastian Bach: Badinerie
Flûte∣Patricia Kraeutler
b小調管弦組曲-詼諧曲 / 巴赫 樂器/長笛

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巴赫共創作4組管弦樂組曲(BWV 1066–1069),每組管弦樂組曲都包含7首曲子,在樂曲的安排上,第一首是〈序曲〉(Overture),第七首則是輕快幽默的〈詼諧曲〉,中間則是5首風格各異的舞曲。本曲選自第二號管弦樂組曲的第七首,由長笛獨奏,樂曲中充滿著歡欣愉悅的氣氛,曲風俏皮有活力,是此組曲中最受歡迎的曲目。


17Johannes Brahms: Berceuse
Harpe∣Christophe Saunière
搖籃曲 / 布拉姆斯 樂器/豎琴

浪漫時期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在1868年為了祝賀友人生子,創作了這首《搖籃曲》。本曲屬於三拍子的圓舞曲,簡短的前奏後緊接著二段體的歌曲,伴奏旋律優美,布拉姆斯使用了許多切分音,模仿母親搖著孩子睡覺的動作,整部作品風格細膩溫馨。時至今日,《搖籃曲》的旋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為知名且最具代表性的音樂之一,無數的孩童都曾聆聽著此曲進入夢鄉。


18Georg Philipp Telemann: Deuxième fantaisie en fa
Cor anglais∣Christophe Grindel
第二號幻想曲/ 泰勒曼 樂器/英國管

德國作曲家泰勒曼是巴洛克時期著名的音樂家,在當時,他的聲望甚至超過人們所熟悉的音樂之父巴赫。泰勒曼的作品不僅有傳統的巴洛克對位技法,並加入義大利的歌劇色彩和法國管弦樂的優雅。和巴赫一樣,泰勒曼的作品數量也極為豐富,他留下了4000多部作品。此系列為小提琴、長笛獨奏所寫的幻想曲,雖然小巧精緻,卻充滿著泰勒曼的音樂風格,旋律流暢而活潑,色彩明快寫意。


19Traditionnel : Greesleeves
Guitare∣Amelia Mazarico
綠袖子 /英國傳統歌謠 樂器/吉他

《綠袖子》是英國傳統歌謠,於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便開始流傳在民間,典雅的旋律中帶有一絲淒美,是一首古老而哀傷的情歌。莎士比亞(W. Shakespeare)的喜劇「溫莎的風流婦人」(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中,也有提到此曲。《綠袖子》經過長時間的傳唱,改編過不少版本,其中以佛漢·威廉斯(R. Vaughan Williams)的「綠袖子幻想曲」(Fantasia On Greensleeves)最為著名。

20Ernesto Köhler: Adieu
Flûte∣Patricia Kraeutler
告別 /科勒 樂器/長笛

科勒是19世紀義大利的長笛家兼作曲家,受到同為音樂家的父親啟蒙,1869年開始職業長笛家的生涯,一生創作過的長笛作品超過100首,包含練習曲、二重奏以及獨奏曲等等,被視為當時最傑出的長笛家。本曲選自科勒《25首浪漫練習曲》中的第十三首,雖為練習曲,但其優雅流暢的旋律,讓練習曲不只是琢磨技巧的工具,同時也是美好浪漫的音樂篇章。

相關專輯

查看全部

    發行日期

    2015/05/20